工艺报警优化系统:终结“狼来了”的报警困局!
工厂中控室,
屏幕上的的警报提醒疯狂闪烁。
疲惫的操作员在“报警洪流”中麻木挣扎
——哪个是真正的生死危机?
哪个又是“狼来了”的误报?
一次误判,
代价可能就是无法承受之重。
这绝非虚构场景,而是众多流程工业企业的真实痛点:
❌ 报警泛滥,误报频发:无效报警淹没关键信号,操作员深陷误报漩涡;
❌ 处置随意,流程断裂:报警处理依赖人工判断,响应动作无规范、无跟踪,流程不闭环,事后无法有效回溯及责任追踪。
❌ 信息孤岛,分析无力:报警数据分散,缺乏集中管理与统计分析手段,难以识别高频问题和趋势隐患,管理层难以据此做出决策。
❌ 工具缺失,绩效空转:报警工作效果无法量化评价,激励与问责机制缺失,无法实现闭环改进。
❌ 合规高压,如履薄冰:随着国家对危化企业智能化监管力度加大,企业现有手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政策与合规要求。
政策强音:智能化报警管理势在必行
国家层面已清晰指明方向,一系列重磅文件为报警优化管理按下加速键:
▶️ 《“工业互联网+危化安全生产”试点建设方案》:指出应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数据采集、分析决策、联动处置等方面的能力,加快推进报警优化、风险预警等应用系统的建设,提升企业风险感知和动态响应能力。
▶️ 《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(试行)》:要求企业建立与报警管理相关的智能感知、过程监控、风险识别和应急联动体系,实现对重点环节、重点部位的风险闭环管控。
▶️ 《工艺生产报警优化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指南(试行)》:进一步细化了报警优化系统的建设标准,明确功能要求、数据接入规范及关键指标体系,鼓励企业结合工业互联网架构,构建具有分析、预测和优化能力的一体化管理平台。
▶️ 《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》:对报警等级划分、参数设置、配置原则、处理流程等提出了系统化要求,强调报警管理应以减少无效报警、提升处置效率为核心目标,落实本质安全理念。
破局利器:工艺生产报警优化系统
工艺报警优化管理系统,符合应急管理部关于“工业互联网+危化安全生产”等五项优化的要求,以“提高报警质量、降低干扰负担”为目标,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,企业可实现报警数据的实时采集、集中监控、趋势分析和预警研判,显著提升报警处理的智能化水平与响应能力。
领导驾驶舱:汇聚并展示报警管理的核心数据指标和统计分析结果,全厂报警态势、关键指标与处理进度,一目了然,决策有据可依。
报警台账:自动归集所有报警信息,时间、点位、状态、处理记录完整可溯,聚焦于历史报警数据的分层管理与趋势洞察,构建多维度、可穿透的报警信息管理体系。
流程化报警处理:实现报警响应、委派执行的核心环节,构建标准化、流程化的报警处置体系,提升企业对报警事件的响应效率与过程可控性。
报警分析和优化:运用大数据分析,对报警数据的规律识别、结构化归因和优化策略建议,实现报警信息从“记录型数据”向“治理型资产”的转化,支撑企业建立科学、动态、可持续优化的报警管理机制。
参数/规则管理:灵活配置与管理报警参数及逻辑规则,适应工艺变化,提升参数及规则设置的合理性、一致性与可追溯性。
绩效指标评估:通过构建以“报警评估”与“报警处置响应”为核心的绩效指标体系,实现对报警管理执行效果的量化评估,强化问题发现与过程优化能力。
价值落地:安全、效率、合规三重提升
安全壁垒更坚固:有效过滤误报与重复报警,让操作员聚焦真实风险,避免“警报疲劳”导致事故;
运行效率大提升:显著降低无效报警干扰,减轻中控人员负担,提升异常工况处置效率;
报警质量精细化:基于数据分析持续优化阈值与配置,消除无效报警,提升报警系统可信度;
事件回溯有支撑:完整记录报警数据与操作痕迹,为事故调查与责任厘清提供坚实证据链;
合规管理更从容:系统建设与运行全面契合应急管理部等监管要求,有效化解合规风险。
电话:18037126959
版权所有:郑州杰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00402号-5
扫一扫 关注杰林
服务热线:
18037126959
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经三北路32号财富广场1号楼15层